心态最重要,那么,如何来调整心态?

几个方法让你成为合格的“准大学生”

暑假不知不觉已经来临,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孩子来说,这将不是一个平凡的假期。除了之前我们给大家提的一些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暑假”的建议,笔者此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很多时候比行动更重要的东西:心态。

进入大学以后,你的知识将不在局限于课本,你的视野也将远远不再是“如何攻克高考”,学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你的老师,将会是已经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所教课程的研究中的教授活着研究生,他们对问题所研究之深,将会带你进入全新的、奥妙的世界。而你身边的同龄学生,则都在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而不仅仅是考试分数。

choosing-new-life

笔者之前有幸和不少大学招生办的老师进行交谈,他告诉我,很多孩子刚进入大学时会出现各种适应问题,交不到朋友,不习惯上课方式,考试难以把握。这些问题并不新鲜,很多家长可以预见。而根据多位老师的总结发现,这些问题的共同根源都在于:心态。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本文最初讨论的问题,也就是心态问题。在大学,你要做的不仅是学习和练习,例如,你会需要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接受所有人的检视 —— 此时,你如何能做到自信、坚定而容易产生共鸣?又例如,你会需要进入学校社团或学生会,去真正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 -- 此时,你又如何定位自己的特长、低调却又让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关键点在于,你对自己的洞察。

趁大学开始之前,好好审视自己、正确调整心态。至少你应该告诉自己,如果遇到问题,主动尝试调整心态,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ways to thinking建立你的逻辑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一个有逻辑的人吗?

答案几乎都是:yes。谁不是呢?但是,逻辑可能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确切地说,逻辑其实是一种有迹可循的、智力上的行为准则。每个人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就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如何让你的逻辑思维成为别人也能理解的方式?如何避开自己的定形思考方式去理解别人的逻辑思维?

形成自己的逻辑很重要,让它能多方面的适应外界的需要,更重要。

丰富你的词汇

看到这句话,可能不少孩子会嗤之以鼻了。英语词汇背了多少年了,还需要在这个节骨眼去丰富?雅思阅读都8分了,还需要担心词汇问题?其实,在笔者眼里,没有什么比在同龄人面前读错一个其他人都知道的词语更窘迫的事情了。词汇的丰富量很大程度上与一个人肚子里的墨水是成正比的,迂腐如孔乙己,专注于“茴”的四种写法,虽然他读书没能消化,但是他读的书一定是比我们都多的,这一点对于现今“快餐”社会来说,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当你还在中学时,读错一个字显得稀松平常,但是当你以“大学生”的、成人的身份再在众人面前读错什么,这下可就真的糗了。如果你觉得出糗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么等到你面对成堆的阅读、成篇的生词抓耳挠腮的时候,也许就能明白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不简单的作用了。

丰满你的求知欲

每个人,无论年纪,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求知欲。即将进入大学的你相信也是如此。但是,光有求知欲是不够的,如何让它“丰满”起来、去匹配大学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资源,这将是你需要着手的问题。

笔者认识不少大学生,他们很多都是成绩优异、力求上进的孩子。但是,即便是同样拿着First Class或者GPA3.8的孩子,我仍能看出他们的区别:有的孩子是属于考试能力强,例如段时间内的记忆很好、自学能力强,他们并没有实打实地利用平时的学习时间和机会,而是利用考试前的一个月强攻,考出好的成绩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而有的孩子则是真正热衷于学习知识的,他们平时每节课的知识都会落实,考试自然也不会差。后者区别于前者的最主要地方在于,他们知道要好好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他们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选修课、而不是那些容易得分的,他们把不在考试范围内的知识也牢牢掌握、因为将来职场没有“考试范围”。

丰满起你的求知欲、好好利用大学里宝贵的学习资源吧,因为将来进入职场的你会感谢现在求知的自己。

timemanagement

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里没有老师督促你学习,而你的压力来自于同龄的孩子。优秀如你,为了赶超其他孩子,都会加快学习步伐,让自己不落人后。此时,没有人在乎你是否“勤奋”,因为如果你能“事半功倍”,要远远比“事倍功半”的人更成功。学习去掌握并真正应用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让你旗开得胜的第一步。

很多孩子的问题是,他们明知道是正确的事情,却不愿去付诸实践。例如,谁不知道课前预习可以使上课效率提高数倍?但是,笔者很少看到有孩子真正坚持每节课前做到预习。又例如,谁不知道要尽早开始完成作业,使得后面留有时间和余地去进一步完善它?但是,笔者看到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截止日期前拼命地赶论文、赶报告。

因此,心态的调整非常重要。将“知道”转化为行动,成败在此一举。

当然,你所需要做的准备不止于此,但是当你调整好心态,不再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去迎接大学、不再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去调整自己成为一个“大学生”,你已经与同龄人拉开一大段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