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奖学金考试
孩子潜能超出你的想象
|伊顿公学是英国威廉、哈里王子、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母校,它每年面对全世界的申请者只招收 260 名左右的学生。全额交付学费的申请路径已经是异常激烈了,想要通过奖学金项目(每年仅招 14 人),更需要有特别优秀的表现。
国王奖学金考试(King’s Scholarship Exam)考题偏难,内容可能天马行空,侧重考察学生的天分和能力。参加此考试的学生需要完成四门必考科目(英语,数学 A,科学,综合卷 I ),以及在其他可选科目里选出至少三门参考(可选科目包括历史地理合卷,法语,拉丁语,数学 B,综合卷 II 等),考试成绩是所有考试的结合。
我们在这里列出了部分 King’s Sholarship 考试试题,供您参考。
例题1
2013 年的Maths A(数学 A )最后一题如下。
解答这道题,首先需要了解基础知识,即最小公倍数(lowest common multiple)和最大公约数(highest common factor)。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整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整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理解了这个概念以后,就可以轻松解决(a)和(b)题了。
(c)是一个证明题,即如果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之商为 1,则这两个数相等。要证明这个命题,不妨试试反证法:
我们假设这两个整数不相等,并且假设 a > 6,(同时设其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分别为c、d),那么可以推知,c >= a,因为如果 c < a,那么 c 是无法被 a 整除的,也就无法成为其倍数;同理可知,d <= 6,因为如果 d > 6,那么 6 是无法整除 d 的,d 也就无法成为其约数。二者结合,可得,c >= a > 6 >= d,即 c > d,即 c/d 不可能等于 1,与条件相悖,因此假设(a> 6)不成立;反之 a < 6 同理。原命题得证。
例题2
2013 年的 General Paper II(综合卷 II)样本题目中引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题目大意为,2001 年,一个叫 Meiwes 的人在网上放了一则广告,寻求一个愿意被杀并被吃掉的人。两百多个人对此广告进行了回复,四个人亲自去了 Meiwes 家进行了解,却并没有接受这一行为。一个叫 Brandes 的人在与 Meiwes 的交谈中最终决定接受这一提议,自愿被 Meiwes 杀掉并成为他的桌上佳肴。最终 Meiwes 为警方逮捕。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对此议论纷纷,乐此不疲;而法庭的裁决却一时陷入了僵局,由于受害人明确表示自愿,Meiwes 很难被直接判定为谋杀罪。
题目询问了考生对其中一些观点的意见,并要求其站在法官的立场上,阐明“即使受害人属自愿,Meiwes 仍应担负谋杀罪”的观点。考量的重点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正反两方的观点,是否有符合英国司法精神的逻辑思维,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能力,逻辑性和创造力是判别学生的关键。这样血淋淋的题目,让十几岁的孩子在考场上看到不免有些心惊,但是伊顿也是希望借此看到学生冷静而机智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政治问题,时刻保持清晰头脑和严格的逻辑分析,毕竟最后能从奖学金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孩子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对伊顿历史上走出了那么多政界精英的事实理解一二。
例题3
2013 年的两套综合考题中的第二套以开放式的题目为主,给创造性写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要求学生从 10 个题目中挑出两个来作文。时间共 90 分钟。
- 为什么电影需要音乐?
- “当然,到目前为止,我所接受的全部真理都来自理智或者经由我的感知获得。”
- 幸福(Happiness)
- 什么构成一个民族?
- 在21世纪,书籍是否已变的不再重要?
- 英国是否到了应该加入欧元区的时候?
- 科学可以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我们需要知道的事么?
- “足球运动员的薪水太高了”,你是否同意?
- “世上任何一种没有证书来证明的好都是无法想象的,除了一番“好意”。请你就这句话展开讨论。
- 学科考试应该有时间限制么?
例题4
另外有一类题,虚拟文字的推导,曾在网上传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例如下面这道 2013 年 General Paper I(综合卷 I)的一题。
题目列出了一种新的语言,Linear W,的六个短语(左列),以及英语释义(右列),但是这些短语和各自的释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问题就是,请学生找出正确的对应关系。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六个英语短语中,只有 A 与其他不是一个类型;再观察左边的新语言,可以发现只有 6 与其他五个短语的重合度最小。这样我们可以首先判断,A 与 6 是互相对应的。接下来我们通过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B(is getting dressed) 与 D(garment)都有“衣服”的含义;而 C(several hats)和 E(is putting on a hat)都有 “hat” 这个单词。由此出发,只要寻找左边的相应规律,就可以推出结果。
如果说前面几道文字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和辩论能力,那么这道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个 13 岁的孩子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将答案推理出来,恐怕还是需要从小、长期的培养和锻炼。
这些题目很多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二,供大家了解、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