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考之数学篇

是英国孩子数学差,还是中国数学教育落脚点略有偏差?

hubei-gaokao-maths

高考数学成古文,“别闹(鳖臑),回家养马(阳马)吧”

就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湖北文科数学卷上,一道几何题涉及《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知识,出现了“鳖臑(biē nào)”“阳马”两个名词,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相关解释进行解题。一时间,#2015 湖北高考数学#已经成为新浪微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

网友纷纷表示:

“鳖臑!出卷老师你别闹!”

“下午考数学几何题出现了《九章算术》的“鳖臑”,最后一题据说是物理图像,我是文科生,我想静静。”

“反正我是要哭了,考数学竟然题目里有不认识的字,我也是醉了。”

“出湖北数学卷的人到底是有多喜欢九章算术?!”

其实,稍微细心的考生就会发现,这两个词都有白话文的解释,对于解题并没有影响,只是给题目穿了个马甲而已;只要读懂了题目,就能顺利解题。数学高考题目以这样的面目出现,是为了考查学生将数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以及在陌生环境下解答数学的能力,是对考生心理素质和读题能力的锻炼。

高考的这一小小插曲,引发全民吐槽关注,不得不说,学生们平时的数学题未免太过于“为解题而出题”,很少有这样将数学题目与其他内容直接关联的,让人觉得学习数学就是用来解题的,而忽略了它的实用性、以及学科之间的通性通法。相比较下,古人似乎更能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今年的湖北数学理科考卷中,有一道数学题同样来自《数书九章》的“米谷粒分”,是一道概率相关的选择题,直接将数学题目与米内夹谷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这么看来,中国古代数学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就不言而明了;这一点,在如今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已经很难得到重视了。相反,英国私立学校的数学教育,却恰恰十分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对学科问题通法的研究。

yikeyilian-math

中国“神书”漂洋过海,报了“一箭之仇”?

就在一个多月前,一则新闻引发了网友的狂欢:被众多家长老师誉为“教辅神书”的《一课一练》数学分册英译版将与今年暑假出口英国。华东师大出版社之前已证实,该分册已经在翻译中,在即将到来的暑假很有可能和广大英国学生见面。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戏谑道,学了那么多年的额英语,终于在数学上“报了一箭之仇”。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英国瑞德高中校长马克·沃尔德伦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确实在汲取中国数学教育的长处。目前英国方面正在作出改革,希望孩子在 11 岁之前学会乘法口诀。

网友与《一课一练》不得不说的故事:

“现在学生一周作业 13.8 小时就够了?这也太舒服了吧。想当年光是周末在家做《一课一练》就要 13.8 小时了好吗?”

“《一课一练》做着做着,就陷入了人生低谷。”

“英国的孩子辗转在中国的网站上找到习题答案,然后惊奇地发现很多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字:略。不禁感叹汉语博大精深。”

那么,问题又来了,英国人数学比中国人差吗?

有论坛进行了粗略调查后发现,中国上海每周数学课时为5.25小时,而英国伦敦相应时间为3.5小时;中国上海每周数学作业完成时间为4小时,而英国伦敦仅为1.5小时。这样比较下来,英国孩子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时间要少很多,中国孩子们通过大量的时间投入和练习,得到好的数学成绩和熟练的解题技巧,是毫无悬念的,并不能说明中国孩子数学的辅导材料就更领先。

maths-uk

中国数学教育值得反思

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有许多可取之处,作为家长,你我都是接受过中国教育的洗礼的,确实有着扎实的功底。中国学生的数学基础好,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是在上海长大的孩子,更包括在海外受教育的华人孩子,甚至孔子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孩子。脱离了上海和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华人孩子依然强于数学,这就多多少少有文化和家庭观念的因素在其中。即使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在一般的海外华人家庭,孩子可以不会演戏,不会画画,但是数学不好是坚决不可以接受的。这些孩子的父母从国内的“数理化走天下”的体系出来,对孩子的数学高要求自然也不难理解。但是,中学时的数学课程无法拓宽知识面,而是在同样的知识点上循环往复进行练习;当孩子们到了大学,需要将以前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全新的学科中时,常常会发现难以衔接高等数学,更加难以衔接其他以高等数学为基础的理工科课程。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确是有失偏颇的。稍微对比一下中国和西方的数学教材和试题就会发现,中国学生的数学题目基本都是命题人设计的,往往脱离生活;而英国学生的数学题则是以生活为导向,更加着重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一位国内资深教师曾在英国进行研修,他将几道初二年级的数学提高班试题翻译成英语,让美国八年级学生试着做。结果发现,英国学生在解题技巧方面不如题海战术中浴血奋战过的中国学生,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数学素养、研究习惯、以及回归本质寻找方法的治学精神,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因此,英国私立学校的数学题目,并没有在拼学生的解题技巧,而是更多让孩子关注,学习数学,究竟可以怎么用?不同的知识之间可以怎样融会贯通?把这样的思想带给了孩子,才让孩子真正得益于基础教育。